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運動傷害

髖外展肌群(Hip Abductor)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髂脛束(IT Band)
腿後腱肌群(Hamstring)
膕繩肌 (Hamstring),又稱「腿後肌」。腿後肌是位於大腿後側連結髖關節及膝蓋的肌肉組織泛稱,主要由三個不同肌肉「半腱肌 (Semitendinosus)」、「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及「股二頭肌 (Biceps Femoris)」所組成。
股四頭肌Quadriceps)、
腿後腱肌群(Hamstrings)、
小腿(Calves)、
臀肌(Glutes)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臀中肌(Gluteus Medius)  認識臀中肌及其伸展 @ Trista Love Taiwan :: 隨意窩 Xuite日誌

避免使用健身房10種常見的訓練設備(一) | 山姆伯伯工作坊

健行筆記 - 【訓練】六種保護膝蓋的運動


KT專欄[9] 大腿後側疼痛 (Hamstring Strains)


大學時,山姆伯伯在看過幾家骨科及復健科,其實復健師都有提到,直上直下的仰卧起坐其實很容易傷到脊椎,而且對於身體的保護真得不大。
五項針對跑者核心肌群的訓練動作(train your core like a runner) | 山姆伯伯工作坊


修正經典的仰臥起坐動作 | 山姆伯伯工作坊
進行動作的全程都要保持「腹部往內收緊,並讓下背貼平在地板上,中間沒有空隙」

仰臥起坐的真相 | 山姆伯伯工作坊
仰臥起坐理論上已被認為會增加椎間盤突出症(Herniated Disk)和凸出的椎間盤 (Bulging Disk)的風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三本書籍的作者&發表近200篇關於背疼論文的Stuart M. McGill相信,不斷進行仰臥起坐,一直導致在脊椎的彎曲,可能會讓脊椎變質惡化並且導致慢性疼痛及脆弱。也許在每進行一次的仰臥起坐,椎間盤受傷就更靠近一步了。
...............
是否要仰臥起坐,這仍然是一個問題。但我們簡單來看:健力選手及舉重選手的身體中段肌肉已被證明可以簡單透過全身性的舉重來發展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腹部。這些全身性的舉重動作,像是深蹲、瞬發上博(Power Clean)及硬舉。

深蹲,你有需要蹲的更低嗎? | 山姆伯伯工作坊

深蹲:如何讓你蹲的更低? | 山姆伯伯工作坊

Pistol Squat (單腳深蹲) 的學習步驟 | 山姆伯伯工作坊

預防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 山姆伯伯工作坊

髂脛束(IT Band)不是敵人!臀中肌啟動了沒? | 山姆伯伯工作坊

如何設計一個核心訓練的菜單? | 山姆伯伯工作坊

何謂核心肌群(Core Musculature)呢? | 山姆伯伯工作坊

博客來-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一切肢體動作的根本,擺脫緊繃痠痛與運動傷害,達到體能高峰!(附示範DVD)

前膝痛-伸展及強化運動 - YouTube


傳統腹式滾輪是一個很好的核心訓練工具,對於肩膀有傷或不適的人來說,腹式滾輪可能會有加重受傷的風險,而 AB Dolly 提供在操作時,讓手肘支撐在推車上的動作,讓肩膀能處在一個舒適的位置。
在 【Advances in Functional Training】書中,腹式滾輪是一個鍛鍊核心很好的工具,但需要考慮【循序漸進(從簡到難)】,因為若民眾或運動員沒有很強壯的核心,一開始就進行腹式滾輪的話,這就是災難的開始。這個過程是:

第一階段:棒式(Front Planks)
第二階段:抗力球推出(Stability-Ball Rollouts)
第三階段:板車推出AB Dolly
第四階段:腹式滾輪(Wheel)
第五階段:滑盤或滑板的推出(Valslide or Slideboard Rollout)
第六階段:TRX Rollout

AB Dolly 是從第二階段過度到第四階段相當好的工具,讓運動員從抗力球先過渡到AB Dolly,然後再從AB Dolly過度到腹式滾輪,這過程會顯得更為安全輕鬆。而其實有了AB Dolly,就不需要腹式滾輪。
資料來源:山姆伯伯工作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節卡卡或彈響

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關節摩擦的損耗 髖關節彈響。 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關節外彈響較常見。 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髂脛束的後緣或臀大肌肌腱部的前緣增厚, 在髖關節作屈曲、內收、內旋活動時,增厚的組織在大粗隆部前後滑動而發出彈響, 同時可見到和摸到一條粗而緊的縴維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