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確實有益健康
不斷有研究提出,保持感恩態度可以增進心理、情緒和精神健康。
過去10年進行的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充滿感激之情的成人比不這樣的人擁有更多活力、更多樂觀、更多人際交往,以及更多的幸福感。他們抑鬱、嫉妒、貪婪或嗜酒的可能性也更少。這些人掙錢更多,睡眠更深,鍛煉更頻繁,還擁有更強的抗病毒感染能力。
如今研究人員發現,感恩也會給幼兒和青少年帶來相似的好處。研究表明,充滿感激之情並做出感恩之舉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少物質主義,學習成績更好,定的目標更高,抱怨頭痛肚子痛的次數更少,對朋友、家人和學校也更加滿意。
紐約州Hempstead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心理學助理教授弗羅(Jeffrey J. Froh)說,這些發現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在幼兒園期間學到的東西,或者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告訴我們的,而現在我們拿出了科學依據來証明。弗羅的很多研究都是在兒童身上展開的。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心理學教授、感恩研究先行者埃蒙斯(Robert Emmons)說,關鍵是不要到感恩節才感恩。另外他還提到,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受惠於人,就會意識到報答的必要性。
當然,表達感謝也是有可能做過頭的,特別是如果你想通過送禮來表達感謝的話。弗羅說,如果感謝某人的方式與兩人的關系不相稱,比如說學生向老師贈送iPod,那就會引起怨恨、愧疚、憤怒和一種義務感。
感恩同樣有可能陷入對接受感恩的人施加控制、並強迫對方對自己保持忠誠的誤區。弗羅說,你可以將心比心地為你要感謝的人考慮,並發自心內地判斷自己的本意,從而避免犯下這樣的錯誤。
在即將發表於《幸福研究雜志》(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的論文中,弗羅及其同事對1,035名高中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最感恩的學生朋友更多,成績也更好,而最物質主義的學生成績更低,更容易嫉妒,對生活的滿意度更低。弗羅說,對物質主義的最佳療法之一,是讓人對其擁有的東西充滿感激。
很大一部分感恩研究考察的都是關聯性,而不是因果關系;其實可能只是快樂、健康和成功的人要感謝的東西更多。但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年發表的一篇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埃蒙斯和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心理學家麥卡洛(Michael McCullough)証明,“知福”確實可以讓人感覺更好。
埃蒙斯博士說,感恩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它是一個需求很高的、復雜情感,要求人們進行自我反省,要有能力承認個人依賴於其他人的幫助,並要謙卑地意識到一個人的局限性。
感恩還讓人們克服心理學家所說的“負面傾向”,即膠著於問題、惱怒和不公平而非積極樂觀情況的固有傾向。根據對受911恐怖襲擊事件和卡特裡娜颶風影響的人們的研究,注重發生在人身上的正面的事情,可以幫助抵御憂傷情緒,並在有壓力、悲傷或遭受災難的時候增強韌性。
人們能學會關注光明面,想要他們已經得到的並為此感恩嗎?專家認為,這種性格特征有一半是遺傳的,其余來自於經驗,所以有充足的機會可以改變。Candlewood中學校長格林(Andrew Greene)說,兒童和成年人都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和看待世界,他說“意識到幸福”是弗羅博士研究結果的持久遺產之一。
對於歲數稍大的兒童和成年人來說,培養感恩的一個簡單方式是真正數數你的好事。記日記並定期記錄當天你感恩的事情。要具體。弗羅博士說,日復一日列出“我的朋友、學校和狗”意味著“感恩疲勞”。如果在日記裡寫上“我的狗在我悲傷的時候舔了我的臉”就讓人耳目一新。一些人在他們的Facebook或MySpace頁面裡,或是在線感恩小組裡這樣做。現在還有一個iPod感恩日記應用程序。真正的好處是改變你對世界的感受。尋找可以感恩的事情,然後你會處處都能看到可以感恩的事情。
親自表達感謝尤其有力量。一項研究顯示,四年級學生進行“感恩訪問”後,即使在兩個月後他們仍對自己感覺良好,尤其是那些此前情緒不佳的人。
採取更樂觀的思維模式也可以激發感恩。不要跟朋友一起發牢騷或表示憤怒,而要試著分享你感恩的事情。為了避免聽起來像是自吹自擂,你要注重於讚揚其他人,比如,“我媽媽請了一整天的假,來看我的比賽。”
研究發現,使用負面、貶損的語言,即使你對自己說,也會使你的心情變糟。在你的頭腦裡裝滿積極的思想,大聲表達感謝和鼓勵,尋找你周圍可以感恩,而不是批評的事情,尤其是你熱愛的人。紐約精神病專家拉姆齊(Drew Ramsey)說,這是度過假期的基本方法。他說,感謝他們幫你應對日常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煩心事。
過去10年進行的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充滿感激之情的成人比不這樣的人擁有更多活力、更多樂觀、更多人際交往,以及更多的幸福感。他們抑鬱、嫉妒、貪婪或嗜酒的可能性也更少。這些人掙錢更多,睡眠更深,鍛煉更頻繁,還擁有更強的抗病毒感染能力。
如今研究人員發現,感恩也會給幼兒和青少年帶來相似的好處。研究表明,充滿感激之情並做出感恩之舉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少物質主義,學習成績更好,定的目標更高,抱怨頭痛肚子痛的次數更少,對朋友、家人和學校也更加滿意。
紐約州Hempstead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心理學助理教授弗羅(Jeffrey J. Froh)說,這些發現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在幼兒園期間學到的東西,或者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告訴我們的,而現在我們拿出了科學依據來証明。弗羅的很多研究都是在兒童身上展開的。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心理學教授、感恩研究先行者埃蒙斯(Robert Emmons)說,關鍵是不要到感恩節才感恩。另外他還提到,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受惠於人,就會意識到報答的必要性。
當然,表達感謝也是有可能做過頭的,特別是如果你想通過送禮來表達感謝的話。弗羅說,如果感謝某人的方式與兩人的關系不相稱,比如說學生向老師贈送iPod,那就會引起怨恨、愧疚、憤怒和一種義務感。
感恩同樣有可能陷入對接受感恩的人施加控制、並強迫對方對自己保持忠誠的誤區。弗羅說,你可以將心比心地為你要感謝的人考慮,並發自心內地判斷自己的本意,從而避免犯下這樣的錯誤。
在即將發表於《幸福研究雜志》(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的論文中,弗羅及其同事對1,035名高中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最感恩的學生朋友更多,成績也更好,而最物質主義的學生成績更低,更容易嫉妒,對生活的滿意度更低。弗羅說,對物質主義的最佳療法之一,是讓人對其擁有的東西充滿感激。
很大一部分感恩研究考察的都是關聯性,而不是因果關系;其實可能只是快樂、健康和成功的人要感謝的東西更多。但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年發表的一篇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埃蒙斯和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心理學家麥卡洛(Michael McCullough)証明,“知福”確實可以讓人感覺更好。
埃蒙斯博士說,感恩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它是一個需求很高的、復雜情感,要求人們進行自我反省,要有能力承認個人依賴於其他人的幫助,並要謙卑地意識到一個人的局限性。
感恩還讓人們克服心理學家所說的“負面傾向”,即膠著於問題、惱怒和不公平而非積極樂觀情況的固有傾向。根據對受911恐怖襲擊事件和卡特裡娜颶風影響的人們的研究,注重發生在人身上的正面的事情,可以幫助抵御憂傷情緒,並在有壓力、悲傷或遭受災難的時候增強韌性。
人們能學會關注光明面,想要他們已經得到的並為此感恩嗎?專家認為,這種性格特征有一半是遺傳的,其余來自於經驗,所以有充足的機會可以改變。Candlewood中學校長格林(Andrew Greene)說,兒童和成年人都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和看待世界,他說“意識到幸福”是弗羅博士研究結果的持久遺產之一。
對於歲數稍大的兒童和成年人來說,培養感恩的一個簡單方式是真正數數你的好事。記日記並定期記錄當天你感恩的事情。要具體。弗羅博士說,日復一日列出“我的朋友、學校和狗”意味著“感恩疲勞”。如果在日記裡寫上“我的狗在我悲傷的時候舔了我的臉”就讓人耳目一新。一些人在他們的Facebook或MySpace頁面裡,或是在線感恩小組裡這樣做。現在還有一個iPod感恩日記應用程序。真正的好處是改變你對世界的感受。尋找可以感恩的事情,然後你會處處都能看到可以感恩的事情。
親自表達感謝尤其有力量。一項研究顯示,四年級學生進行“感恩訪問”後,即使在兩個月後他們仍對自己感覺良好,尤其是那些此前情緒不佳的人。
採取更樂觀的思維模式也可以激發感恩。不要跟朋友一起發牢騷或表示憤怒,而要試著分享你感恩的事情。為了避免聽起來像是自吹自擂,你要注重於讚揚其他人,比如,“我媽媽請了一整天的假,來看我的比賽。”
研究發現,使用負面、貶損的語言,即使你對自己說,也會使你的心情變糟。在你的頭腦裡裝滿積極的思想,大聲表達感謝和鼓勵,尋找你周圍可以感恩,而不是批評的事情,尤其是你熱愛的人。紐約精神病專家拉姆齊(Drew Ramsey)說,這是度過假期的基本方法。他說,感謝他們幫你應對日常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煩心事。
最後,假如你認為很多東西都是理所當然,那麼就試試“人生真美好”這樣的方法:相像如果沒有配偶、孩子或工作這樣的好事情,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