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喜歡的事,喜歡你做的事(洪蘭)
教育創造未來p.141-143
翻譯與閱讀不一樣,譯者必須細細揣摩作者意思,把它換成自己的話說出來,翻譯逼著你細讀、深讀,我希望透過翻譯能把這本書讀完。剛開始時,寫不了幾行字,我就必須站起來舒悶,心中很不耐煩:為什麼有人要短話長說,三句話可以解決的事得用十句話來說它。但是漸漸地,我坐的時間愈來愈長,那種不耐煩感覺不見了,最後,每天清晨五點便跳下床工作。因為我已經進入這個領域,領略到它的堂奧了。
這使我想起拿到博士學位在找工作時,有一位教授對我說:「人生往往不能隨心所欲的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重要的是你能把正在從事的工作,變成你喜歡做的事。」(Life is not do what you like, but like what you do.)
人生的事,不如意十之八、九,「錢多事少離家近」不是每個大學生的夢想嗎?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很多時候心中因為不想做,那個工作就變成不可做。事成不成全在一念之間。美國大都會保險公司首席業務員的故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打電話給陌生人是件很困難的事,尤其要推銷他可能不想買的東西,更是難上加難,常會被人掛電話,所以這種「cold call」常令推銷員沮喪,做不下去。美國保險公司都必須訓練招考進來的業務員,但是不到半年,三分之二辭職了,白白浪費許多錢去做在職訓練;但是也有人留下來,做出百萬美元的業績。這些成功和失敗的例子差別在哪裡?
賓州大學的賽利格曼教授訪問了最成功的業務員,發現他的秘訣在「喜歡你所做的事」。原來這個人本是在屠宰場工作,四十五歲那年,屠宰場關閉,他失業了,對一個沒有一技之長的中年失業漢子來說,有任何工作機會他都會很感激,全力以赴。他說被人掛個電話又算什麼?總比屠宰場的工作好,總比流落街頭餐風露宿好。每十通cold call中,可能會有一個人願意聽他把話講完,每十個家訪中,可能有一個人願意買他的保險,他把別人視為畏途的cold call當做敲門磚努力去敲,所以他成功了。
一個人若能找到他喜歡做的工作,把工作當做嗜好來做,他會是最快樂的人;如若不然,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改變心態找出工作的價值,進而喜歡你所做的事。一樣要走過一生,為何不想辦法使自己快樂的走過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